產品語義學(Product Semantics)



產品語義學(Product Semantics


基本概論

產品語義學(Product Semantics)則是研究產品語言(Product Language)的意義的學問。其理論架構始於1950年德國烏爾姆造型大學的符號運用研究,更遠可追溯至芝加哥新包浩斯學校的查理斯·莫理斯(Charles Morris)的記號論。
這一概念於1983年由美國的克裡彭多夫(K. Krippendorf)、德國的布特教授(R. Butter)明確提出,並在1984年美國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(Cranbrook Academy of Art)由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(IDSA)所舉辦的“產品語義學研討會”中予以定義:產品語義學乃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態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徵特性,以及如何應用在工業設計上的學問。
它突破了傳統設計理論將人的因素都歸入人機工程學的簡單作法,擴寬了人機工程學的範疇;突破了傳統人機工程學僅對人物理及生理機能的考慮,將設計因素深入至人的心理、精神因素。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、物質的極大豐富、消費層次進一步細化,人們對產品的精神功能需求不斷提高,產品造型除表達其的功能性目的以外,還要透過其語義特徵來傳達產品的文化內涵,體現特定社會的時代感和價值取向。
正如法國著名符號學家皮埃爾. 傑羅所說的,在很多情況下,人們並不是購買具體的物品,而是在尋求潮流、青春和成功的象徵。

產品語意學為解決電子產品的黑箱化、難以認知的問題,希望藉由比喻、隱喻、寓意的手法使產品易於明確辨認,幫助正確使用操作產品並賦予產品獨特具差異化的造形,同時對人性化的追求,具親和力形態,使產品更接近人,不論是在心裡感受上、操作上或視覺上。 但在操作非語言記號時,卻有「語意模糊」、「語意枯竭」及「語意 與語境不符」(不切合產品本身或環境)等「語意不當」的危險陷阱存在。
其危險性在於設計師所編碼的語意,能否為一般人所理解、認知,因為產品語碼中形碼與語碼並不是一對一,或是有固定的對應關係,如再加文化因素的不同,解碼的結果可能就不同。因此如何避免這些陷阱,使用恰當的語意,幫助正確地認知產品,創造新形態,均有待設計師對產品的語意表達和認知過程,作更深 一層的理解及努力。除此外,產品語意學也有淪為風格的危險,因此 Michecl McCoy  也明言:「我們不是以產品語意學來追求新風格」,所以風格不是其最終目標。

個別案例






參考資料: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