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造歷程

創造歷程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進行分析及探討:(1)靈感與動機;(2)構思、界定研究題目;(3)思考推衍過程;(4)理論驗證與實驗設計;(5)發表研究結果。而上述之五個階段乃是呈現循環的動態歷程。


  • 美國心理學家瓦拉斯(G. Wallas)提出創造思考的歷程
  1. 準備期(preparation):創造非無中生有,自問題的發現或察覺開始,首先是對萌生的觀念或感受作檢查,確定後,便作閱讀、問難、討論、探索等準備工作
  2. 醞釀期(preparation):長期準備,仍百思不得其解,將創造意念潛藏於意識之下,外顯行為雖不再探索此問題,但潛意識中仍不斷索解
  3. 豁朗期(illumination):靈光一現、豁然開郎,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
  4. 驗證期(verification):豁然開朗所得是創造的端倪或雛形,還須經過理解判斷或實驗證明,加以修正,以達完美地步
創造性活動產生的過程一般可分成準備期、醞釀期、豁朗期、驗證期四個階段。然而在每個階段中左右腦所運作的功能會有所不同,在準備期及驗證期,左腦處於較強的活動狀態,並且發揮主導的作用,人類思考在這兩個階段需要使用到左腦的語言和邏輯考能力,運用推理、類比、分析、歸納等方法找出問題所在。在創造過程中醞釀期和豁朗期,右腦處於主管作用,在這兩期是新思想、新觀念的產生時期,也是創造性思考的關時期,由於新觀念沒有固定邏輯化規則可尋,就需要發揮右腦的想橡、直覺等功能。
 創造力大師 Mihaly Csikszentmihalyi 認為創造歷程與其說是線性的,不如說是轉折的。要經歷多少反覆,包含多少環節,需要多少見解,都取決於探討課題的深入與廣度。



傑出理化科學家之人格特質及創造歷程之研究
個人創造力歷程之研究 - eThesys 中山博碩士論文- 國立中山大學
傑出表演藝術家創作歷程之探析 -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
創意巨人Steve Jobs 的創造歷程及其對教育的影響
臺灣發明家的內在動機、思考取向及環境機會


創造歷程與設計方法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