擴散法
(五)心智圖思考法
心智繪圖(Mind Mapping)為Tony Buzan於1970年代所發明的腦力開發技巧,主要是以圖解心像聯想技術開啟人類左右腦潛能,也就是將放射性思考(radiant thinking)具體化的方法。心智繪圖是一種觀念圖象化的擴散思考策略,它將主題具象化,以一個主題為中心概念,利用線條、顏色、文字、數字、符號、顏色、圖形…等各種方式,快速記錄資訊和想法。再從中心分枝,連接其相關的概念,如此不斷的擴散,可以用來訓練思考、增進記憶力和解決問題。將原本需要大量文字才能記錄的資訊或點子,清楚簡要的記錄在一張心智圖上,結構既開放又井然有序,能很容易的組織各種資料,並激發出更多的新想法(錢秀梅,2002)。下圖即為主題為華盛頓總統的心智繪圖,圖中利用了不同的顏色與線條,加入適當的插圖,將想到的內容與其運思過程呈現出來,使讀者一目了然。
劉蘊芳(1999)運用「心智繪圖」(mind mapping)在日常思考、計畫和解決問題時,讓藝術與科學同力增效,追求大腦左右的平衡。它是一種用來激發點子並組織想法的全腦思考方法,主要受到達文西作筆記的方法所啟發。其實用途相當廣泛,你可以使用心智圖來擬定個人目標、日常計畫或解決人際問題。它對於工作關係或任何目標都有助益。心智圖思考法最驚人的運用,是透過規律的練習,訓練自己擁有更平衡的思考。
心智圖思考法在鼓勵頭腦盡情表達的同時,也會平衡構想與組織,因此能充分釋放你的心靈力量。想一想你新近讀過的書或是剛剛上過的研討課,想像你必須為那本書或那堂課寫一份報告,開始回想那些資訊,同時觀察你的頭腦如何運作。在那當下,你的頭腦會重現一整段的話語或是在腦海中列出有條有理的大綱?極可能的狀況是,你的腦海中閃過印象、關鍵字和影像,一個接著一個。心智圖思考法,就是在白紙上承接這種自然的思考過程。在所有自然系統中,最驚人的系統也許是我們腦殼裡的一切。我們頭腦運作的基本結構單位較神經元,數十億的神經元從中心(核)分叉出去。每一個分支或樹枝狀突起,都覆滿了小小的結節,稱為「樹枝狀脊椎」。當我們思考時,電子化學的「資訊」會跳過脊椎之間的小小缺口。這個接合稱為一個神經鏈(synapse)。我們的思考是神經鏈模式所組成巨大網路中的一個功能,那麼心智圖思考法就是以圖形顯示這種頭腦的自然模式。
(四)曼陀羅思考法
曼陀羅圖潛藏的智慧圖形就是「九宮格」,不過,在應用上卻有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,一是向外放射的「放射性思考」(詳如圖3),另一種是像陀螺般旋轉的「螺旋狀思考」(詳如圖4),兩種模式的用法並不相同(今泉浩晃,1999;黎珈伶,2009)。以下分別以說明:
資料來源: 全腦學習萬試通(頁56),黎珈伶,2009,台北市:新自然主義。
- 「放射性思考」的曼陀羅思考法
「放射性思考曼陀羅思考法」所轉化出的思考方式(詳如圖3),其潛藏的九宮格智慧圖形與由一而八,由八而六十四放射思考,可激盪出無限創意,是一種可以活用在多功能用途的擴散性思考策略。藉由九宮格圖形之助,學生可以由一而八,由八而六十四,激盪出無限創意,培養創造思考的能力。曼陀羅思考法的特色,始於九宮格的「固定格式」,終於入乎其內,出乎其外,打破「格式化」的牢籠;由限制、引導,邁向自由、創發。陳秀娟(2007)指出:教學設計是以九宮格為主線,意在運用強迫思考法,讓學生擴大思維,深化思維。其經由曼陀羅思考法的訓練,學生的思考力由「點」至「線」,由「線」至「面」,獲得擴展提升。學生對辭格知識的掌握不但越來越精確,寫作技巧漸次提升,作品正確度也逐步提高。
- 「螺旋狀思考」的曼陀羅思考法
「螺旋狀思考曼陀羅思考法」所轉化出的思考方式(詳如圖4),大多用在有前因與後果的發展關係上(由格子1發展到格子8的過程),或者是有關做事的方法步驟、事情的發生順序,以順時鐘方向推進思考,在獲得結論前需經過七個步驟。例如,今泉浩晃(1999)利用螺旋狀思考曼陀羅思考法介紹如何訂定一週計畫行程表,先過濾該該週必須完成的事情、工作、乃至約會找出最重要者作為曼陀羅中心,接著仍然以順時鐘方向將七天行程逐一填入。記錄時,應注意文句需儘量簡捷。八個格子對一週七天,最後一定會剩下一格,可做附註使用。如此一來,設計行程表就像企業界擬定戰略一般,將自己的一週的行動計畫記在曼陀羅備忘錄,即可大致看出能完成和無法完成的各別是些什麼,而一週的節奏可以掌握。將一週的行程管理好,則一週的成功就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。這種螺旋狀曼陀羅思考法則,有助於思考的擴展與歸納,因此若想在開會場所舉手發言表示個人意見,事前亦可以利用作為自己的發言內容做整理歸納的工作。
- 資訊處理應具網狀結構或平行方式
人腦對人們的所見、所聽、所說和所做的事,分別以不同的部位貯存記憶,因此多重感官的經驗,可以增加記憶的深度與廣度。利用視覺、聽覺和動覺等三管齊下,學習效果就可大大增強,所以以網狀結構或平行處理資訊方式,才是符合人腦思考的模式。
- 未來的知識必定以文字和圖像同時貯存
人類語言的創造來自溝通的需求,而文字與符號的創造是溝通需求的延伸,文字與符號隨著使用的方便,不斷地抽象化演變,雖然如此,人們在使用文字與符號時,是先在腦中形成圖像,將圖像和思想觀念銜接起來,然後再以適當的文字與符號來表徵。因此以文字和圖像同時貯存,可使欲表達的資訊更具體貼切,讀取者也可更快速的獲得正確的知識。
- 與大腦神經組織相似
人類大腦的結構就像是一部迷你的織布機,裡面有著數百萬個閃電似的梭,交織出一幅幅千變萬化的花版,腦細胞中的樹狀突觸更包含了好幾束的化學成分,而這化學成分是我們人類思考過程中最主要的訊息運輸者,在這閃光和複雜的腦細胞運作中,心靈無窮的花版和圖樣就被創造、滋養和生長出來。大腦這放射性的結構正告訴著人類:進步的思考模式是放射性思考,而心智繪圖正是它的自然表現方式。放射性思考模式反映了人們內心的結構和運作過程,心智繪圖則是自己放射性思考模式的外在影子,心智繪圖更讓我們能盡情的去使用大腦這無垠的思想發電廠。
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心智繪圖的基本內涵,主要是能更貼近於大腦運作的思維,讓平常陷入迷惘、混沌思考中時,透過這種策略激發、拓展無限的聯想。許多時候線性的思考,無形中侷限了我們看事情的眼界,一個無形的框架正阻撓了創意的展現。藉由心智繪圖的流線帶領學習者思緒漫流,卻又能扣緊著思考核心的問題。
(六)魚骨圖思考法
魚骨圖(Fishbone Diagram)有許多不同稱謂。有人稱他為石川圖(Ishikawa Diagram),因為這方法是日本品管大師石川馨(Kaoru Ishikawa)所創。也有人稱為因果圖(Cause-and-Effect Diagram),因為魚骨圖的魚頭通常表示某一特定結果(或問題),而組成此魚身的大骨,即是造成此結果之主要原因。其他也可稱為樹狀圖(Tree Diagram),因為魚骨形狀與樹狀結構接近。然而,不論稱謂為何,魚骨圖都與問題解決思考流程脫不了關係,並且是一個簡單呈現結果與成因圖形表示法。
圖一、魚骨圖示意圖 |
圖二、反魚骨圖示意圖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