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覺語意──造形的意義、感覺情緒與造形
功能 + 造形
產品造形可概分為二,即功能造形和裝飾造形(陸定邦,1996)。前者強調造形之機能性或認知理性,關切系統與邏輯等科學技術相關之知識概念;後者關切造形之文化性或認知感性,著重情意脈絡與精神思想等人文哲理相關之知識概念。
符號 + 感性工學
1980 年代由符號學發展出產品造形語意學,將科技產品之內隱功能,透過造形語意加以外顯詮釋,成為當時表現產品功用的有用工具之一;1990 年代感性工學興起,將使用者感知因素納入設計思維之中,成為目前表現產品魅力與情感訴求的有用方法之一。
Norman 在西北大學心理系中跟 Andrew Ortony 以及 William Revelle,針對這件事情做了研究,他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架構,也就成了《情感設計》這本書最重要的核心主軸。
層次完形
文化可概分為三個層次—形而上之精神文化、形而中之生活文化、形而下之物質文化(鄭玉美,2004)。Leong(2003)提出文化產品設計三層說:外在層次、中間層次、內在層次,分別代表有形的物質、行為習俗、無形的精神意識形態。
Lin(2007)將三層說衍生為文化產品設計屬性,並提出文化創意加值模式,將文物資料經由「資訊加值」、「知識加值」、「創意加值」等方法發展文化產品設計;其中資訊與知識加值部份產生文化符碼與文化元素,再藉設計者為導向之產品語意法,及使用者為導向之情境劇本法,將文化符碼「創意加值」為文化產品設計。
楊彩玲、何明泉、陸定邦(2011)提出「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」,其主要步驟有六:
- 主題界定與資料蒐集
- 摘選與排列創意構件
- 開發與拓展層次完形
- 篩選最佳層次完形
- 定義故事線與具體化準備
- 創意實踐與產品化
留言